农产品是指农业中生产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麦以及各个地区土特产等。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
农村电商在近几年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多种农村经济新业态,也将“农村电商”这一概念本身的外延不断拓宽。
2014年以来,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49 17亿元,支持1446个示范县。
农业的漏洞主要有两点,我们先说说第一点。目前来说在蔬菜果蔬以及生鲜领域,其实我们国家对于这些商品的监管是非常宽松的,甚至很多地区的蔬菜果蔬几乎就是在无监管的情况下销售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快递下乡”再到通过直播带货把农特产品销往全国,近年来,农村电商的迅猛发展给乡村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政策导向来看,从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两提“互联网+”开始,国家6年间便循序渐进地出台了20多个与时俱进的“农业产业互联网”配套政策,各省(市、区)的相关政策也越来越密集。
回过头来,再来看生鲜电商,除了为终端消费者带来便捷购物(很少带售后服务)。其实并没有带来三农大范围的发展,或者说生鲜对三农的价值还在推进中(个人观点)。
农商博览会聚焦农村电商生态,来自全国超过78个农产品公共品牌亮相,成为2020农商博览会亮点。
与一般的理解不同,农村电子商务并不等于农产品电子商务,不等于农民从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广义上的产业集群,农村电子商务在地理品牌上具有相当的优势。